• 姓名: 糜梅
  • 性别: 女
  • 职务: 
  • 职称: 副研究员
  • 学历: 博士研究生
  • 电话: 020-85290248
  • 传真: 
  • 电子邮件: meimei@gig.ac.cn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511号地化所标本楼505
    简  历:
  •   从事周庵超基性岩体成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工作,西天山新疆及邻国矿产资源对比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中生代斑岩钼矿的岩石学及成矿作用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1)通过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厘定千鹅冲岩浆活动与钼矿成矿的准确年代分别为126Ma128Ma, 确定岩浆与成矿有直接关系。全岩同位素结果表明岩浆岩来源于北大别太华群和熊耳群,混入部分前寒武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矿物微区测试结果显示,其形成温度和氧逸度均低于典型俯冲带斑岩矿床,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及西藏地区斑岩铜矿床进行对比研究显示,千鹅冲钼矿更接近低F型斑岩钼矿的各项特征,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太平洋板块和伊佐奈崎板块向西俯冲的作用可能在千鹅冲与沙坪沟(Climax型)钼矿之间的某个区域结束。相关成果发表在Gondwana ResearchLithos等专业期刊上。 

     2)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对比哈萨克及新疆境内数个矿床和地质剖面,以合作作者身份发表6篇文章,其中3SCI 

     3)周庵超基性岩体与大型铜镍铂族硫化物矿床研究,通过传统的地球化学主微量分析,结合铂族元素含量测试,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等手段,揭示周庵岩体为构造侵位的地幔岩体,与围岩发生强烈的物质交换,地幔流体交代导致岩体边缘矿化。相关成果发表在岩石学报和矿物学报等期刊上。 

     4)苏仙石和亮山岩体位于大别钼矿带内的两个岩体,通过对花岗岩类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立定了本区这两个岩体均属于碰撞条件下陆壳重熔型化工那个有哪,为陆壳浅成或深成岩体,属于碰撞后构造体质转换期向板内过度的构造环境。而这两个岩体与中生代其他成矿岩体对比则显示,该区域内中生代岩浆具有相似性,成矿与岩浆性质关系不大,而与后期热液流体关系密切。相关成果正在撰写。 

     总计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论文15篇。参与973等项目7项,主持面上基金(应急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危机矿山子课题1项。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 矿床学,地球化学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 1. Mei Mi, Cong-ying Li, Wei-dong Sun, Qianechong Low-F porphyry Mo deposit in the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Lithos, 2015, 239: 157-169 

    2. Mei Mi, Yan-jing Chen, Yong-Fei Yang, Pin Wang, Fa-Ling Li, Shou-Quan Wan, You-Ling Xu, 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giant Qianechong Mo deposit, Dabie Shan, 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Gondwana Research, 2015, 27(3): 1217-1235 

    3. 糜梅,陈衍景,孙亚莉,王焰,江合中,河南周庵铂族-铜镍矿床的稀土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热液成矿的证据,岩石学报,20092511):2769-2775 

    4.  糜梅,河南唐河周庵含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超基性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学报,299727zl):184-186 

    5. 糜梅,河南唐河周庵含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超基性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北京,2007.11.8-2007.11.1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41203029、大别千鹅冲超大型钼矿成矿斑岩地球化学 研究、2013/01-2015/1226万元、已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41641029、大别钼矿带副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岩体成矿性质及地质演化的示踪、2017/01-2017/12、在研、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