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发表地质大分子结构中包裹组分迁移演化研究综述文章

  

 

  有机地质大分子是生物有机体从沉积到成岩、有机质热解及油气形成与演化等过程中形成的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物,包括腐殖质、干酪根、沥青质、固体沥青等。在地质大分子三维空间结构中一般存在微孔结构单元,可以容纳一些小分子组分。其中充填在地质大分子结构外围、容易被常规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组分被认为是吸附组分,而位于大分子结构内部或核部、很难被常规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组分被认为是包裹组分。包裹组分因得到大分子结构的保护而较少地受到后期地球化学作用的改造,因而保存有早期地球化学信息,对早期有机质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后期油气地球化学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地球化学学科组廖泽文研究员及其团队对地质大分子结构中吸附/包裹现象已开展十余年研究工作,先后在Organic Geochemistr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Applied Geochemistr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Energy & Fuels等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对地质大分子结构特性、吸附/包裹机理有了深入认识,并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应用。 

  最近廖泽文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程斌副研究员对地质大分子结构特性、包裹组分中生物标志物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等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发表综述论文。认为在干酪根→沥青质→固体沥青的演化过程中,地质大分子结构中的包裹组分随着大分子形态的演变而发生了迁移演化,晚期地质大分子不但继承了早期大分子包裹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可能包含有与早期大分子裂解相关的组分(图1)。开展吸附/包裹组分随着地质大分子形态的演变而演化的特征研究,对油(沥青)-源对比、油气成藏演化以及高演化沉积有机质的综合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石油-中科院战略协作项目的联合资助。综述论文发表在Energy & Fuels杂志上。  

  论文信息:Cheng, Bin; Zhao, Jing; Yang, Chupeng; Tian, Yankuan; Liao, Zewen.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Occluded Hydrocarbons inside Geomacromolecules: A Review. ENERGY & FUELS, 2017, 31(9): 8823-8832.  DOI: 10.1021/acs.energyfuels.7b00454.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fuels.7b00454 

 

1 地质大分子结构中包裹组分迁移演化示意图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所综合办公室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