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晓飞、张干等-ES&T: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黑碳的来源及其对海洋黑碳循环的影响

  

  气溶胶黑碳(BC)是一种短周期气候污染物,在极端气候事件和海洋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海洋气溶胶BC来源的定量解析是一项技术挑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耿晓飞与张干研究员等,与澳大利亚James Cook大学Michael Bird教授等合作,运用基于催化加氢技术的双碳同位素( 13C- 14C)分析,定量分析了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黑碳的浓度和来源,讨论了BC大气沉降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 

  研究发现,气溶胶BC的浓度和 13C- 14C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根据 13CBC- 14CBC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在南海和东北印度洋识别出气溶胶BC的六个双碳同位素省(图1),并将其命名为“靠近中国大陆的南海海域”、“南海偏远海域”、“靠近东南亚的印度洋海域”、“印度洋偏远海域”“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
图1 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BC的双碳同位素特征
  基于同位素质量守恒模型,本研究发现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对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BC的贡献分别为50.3 12.3%(28-82%)和49.7 12.3%(18-72%)。如图2所示,马六甲海峡(0.49 0.02 g C m-3)、南海北部(0.33 0.16 g C m-3)和孟加拉湾附近的印度洋海域(0.23 0.16 g C m-3)是化石源BC的高浓区。而只有马六甲海峡(0.29 0.01 g C m-3)和孟加拉湾附近的印度洋海域(0.34 0.22 g C m-3)是生物质燃烧源BC的高浓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东南亚是化石源BC的主要陆地来源,而只有东南亚是生物质燃烧源BC的主要来源。
图2 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对气溶胶BC贡献的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大量的 13CBC- 14CBC数据,本研究利用贝叶斯模型对各同位素省的BC来源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定量解析。结合航运BC排放模拟、金属元素示踪和气团后向轨迹等综合分析,本研究对BC来源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结果显示,液体化石燃料燃烧和C3植物燃烧是本研究海域气溶胶BC的主要来源(图3)。其中,来自船舶排放和临近陆地的液体化石燃料燃烧是同位素省“靠近中国大陆的南海海域”(53.5%)、“马六甲海峡”(53.4%)和“印度洋偏远海域”(40.7%)的气溶胶BC的主导来源。C3植物燃烧是同位素省“靠近东南亚的印度洋海域”(55.8%)、“印度洋偏远海域”(41.3%)和“南海偏远海域”(40.0%)的主要来源。燃煤和C4植物燃烧对气溶胶BC的贡献相对较小,同样表现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燃煤和C4植物燃烧对“巽他海峡”和“南海偏远海域”气溶胶BC的贡献高于其它海域。
图3 各双碳同位素省气溶胶BC的来源解析和气团后向轨迹
  溶解态BC(DBC)是溶解态有机质(DOM)的难降解组分,约占海洋DOM碳池(662 Pg)的2-6%。因此,DBC的收支是理解海洋碳循环的关键。河流输送(18-26.5 Tg yr-1)曾被认为是海洋DBC的主要来源。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河流 13CDBC与海洋 13CDBC相差约6‰,因此可能存在与海洋DBC碳同位素相似的其他重要来源。本研究发现海洋气溶胶BC与海水DBC表现出相似的双碳同位素特征(图4),因此建议BC大气沉降可能是海洋DBC的重要来源。尽管本研究中气溶胶BC的 13C- 14C测定基于催化加氢技术,而DBC的 13C- 14C测定基于苯多羧酸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测定 13C- 14C表现出一定的可比性。 
图4 (a)气溶胶BC、海水DBC和河水DBC的 13C特征;(b)气溶胶BC和海水DBC的 14C特征
  本研究观测到南海和东北印度洋气溶胶BC的浓度和 13C- 14C特征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孟加拉湾附件的印度洋海域、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北部是化石源BC的高浓区;其中,前两个海域也是生物质燃烧源BC的高浓区。根据双碳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将气溶胶BC划分为6个同位素省,每个省都表现出不同的来源。此外,我们建议大气BC沉降是表层海水DBC的潜在重要来源。
  相关论文发表于ES&T,并入选当期副封面文章。
  论文信息:Geng, X.(耿晓飞); Haig, J.; Lin, B.(林勃机); Tian, C.(田崇国); Zhu, S.(朱三元); Cheng, Z.(成志能); Yuan, Y.(袁宇鹏); Zhang, Y.(张艳); Liu, J.(刘俊懿); Zheng, M.(郑玫); Li, J.(李军); Zhong, G.(钟广财); Zhao, S.(赵时真); Bird, M. I.; Zhang, G.(张干), Provenance of Aerosol Black Carbon over Northeast Indian Ocean and South China Sea and Implications for Oceanic Black Carbon Cycl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 35, 13067–13078
论文入选当期ES&T副封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