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化所4人入选2018年度中科院青促会会员

  

 

  近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名单,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芸、邓阳凡、马灵涯和邢长明4人入选。截至目前,广州地化所共有青促会会员17人,其中在会会员13人,任期届满会员4人(2人入选优秀会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成立于2011年,由中科院系统各单位中在科技工作表现突出、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组成。青促会每年遴选35周岁以下本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给予培养支持,会员任期4年,任期内,表现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青年学者可评为优秀会员。院支持青促会会员人才专项经费80万元,优秀会员人才专项经费180万元 

  广州地化所4名入选者简介: 

  李芸,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深部油气藏油气地化新指标的研究,在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的开发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建立了GC-MS-MS对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绝对定量方法;通过热模拟实验对金刚烷的生成和演化规律做了系统研究;在金刚烷的裂解动力学方面开展了初探工作;金刚烷指标在实际油藏中的应用。相关研究得到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AAPG Bulletin》《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Organic Geochemistry》《Energy & Fuels》等国际著名SCI期刊上。 

  邓阳凡,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研究。发展使用多参数联合反演算法来解决地球物理的多解性问题(联合反演速度结构,密度结构等),同时特别注重与实际地质问题的结合。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11篇,引用400余次(Google scholar)2014年度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作为研究骨干之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马灵涯,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粘土矿物与表面反应性。通过对蒙脱石结构与表面性能调控对粘土矿物-环境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建立了矿物结构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从分子角度阐释了不同无机离子与蒙脱石表面反应的协同作用机制。目前工作主要围绕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床中,风化壳中高岭石族粘土矿物的表面性质对稀土元素富集成矿的影响与机制。发表国际SCI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9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邢长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研究。通过对攀西地区赋含钒钛磁铁矿层状岩体细致的矿物学研究,首次发现了矿石中橄榄石的树枝状生长机制及不平衡生长过程,揭示了矿石中不同阶段形成的磷灰石的形貌和成分特征以及晚期流体对其强烈的改造。这些发现为层状岩体形成过程中岩浆不混溶作用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发表相关论文11篇。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American Mineralogist》《Lithos》等国际著名SCI期刊上。 

 

 

(人事处供稿) 

附件: